• 1
  • 2
  • 3
  • 1
  • 访谈
  • 1
院校搜索

联系我们


邮箱:eduzkxx@163.com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教育部:地震灾区学校9月1日能实现全面复课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添加时间:2008/08/26
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8月25日讯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杨念鲁在教育部今天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地震灾区中小学复课工作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扎实推进,9月1日能够实现灾区学校全面复课。

 

  杨念鲁介绍,各地在确保灾区中小学按时开学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作法:


  ——加强对复课工作的领导。教育部成立了地震灾后学校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帮助灾区开展灾后学校恢复重建工作,统筹指导各地学校复课事宜,并与四川、甘肃、陕西等省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定期联系制度。教育部在成都专门召开了教育系统对口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会议,就教育系统加强对对口支援工作的领导、全面做好四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进行了部署。7月16日,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四川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学校全面复课工作会议,对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对抗震救灾工作的指示精神,切实抓好灾区学校复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部还从机关和直属单位抽调了22名中青年干部分赴重灾县,协助指导当地中小学的复课工作。各受灾省教育部门分别召开了学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并下发通知,对灾区中小学按时复课进行了全面部署。
   

  ——做好灾区震损校舍鉴定和维修加固工作。根据《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条例》,教育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对四川、陕西、甘肃、重庆、云南等五省市地震灾区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特教学校和幼儿园等的校舍进行了评估。灾区各级教育、建设等部门和学校按照国家《学校震损校舍评估标准(试行)》,对校舍灾损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及时拆除了经鉴定不能修复或没有修复价值的危房,对于受损情况不严重的校舍,在评估鉴定基础上科学制定维修加固方案,抓紧组织维修加固。

 

  ——加快活动板房和教育设施设备的建设工作。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地方各级政府在板房计划分配和搭建安排上将教育系统作为重点,优先满足复课需要,及时解决规划设计、选址用地、建设力量、设施配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强与对口支援省协作配合,加快板房建设进度。四川省8月中旬已经完成板房搭建计划的85.4%。同时,各地采取多渠道、多形式解决复课所需桌凳、黑板、学生用床等基本物资设备,为板房配备必要的防雷设施、防暑降温和抗冻设备。8月中旬,中国教育电视台在四川安装空中课堂设备2022套,覆盖学校348所。

 

  ——落实中央财政救灾专项资金。7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下达汶川地震灾区中小学校舍维修加固和教学仪器设备重置专项补助资金的通知》,从中央财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中预拨23.2亿元,用于补助四川、甘肃、陕西三省51个极重灾县和重灾县的中小学校(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学校)维修加固校舍和教学仪器设备重置。

 

  ——统筹解决复课所需师资。教育部通过直接组织实施面向灾区学校中小学教师补充、培训的国家级项目,帮助指导受灾省落实灾区学校教师配备工作,协调推进相关省(市)组织优秀教师对口支援灾区学校有关工作,推进落实灾区学校复学复课和恢复重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通过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为四川、陕西、甘肃省灾区县招聘特岗教师2064名,绝大多数特岗教师已于7月下旬走上灾区教学岗位。组织实施援助灾区教师培训计划等国家级项目计划,共为四川省灾区学校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和心理康复教育骨干教师2000名,为甘肃省灾区学校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570名。四川省研究制订了《四川省地震灾区复课师资保障工作方案》,目前已在非灾区学校选拔60名校长、561名学科教师和65名心理辅导专业教师作为灾区学校的首期储备师资,保证灾区学校复课师资基本需求。教育部还推进相关省组织优秀教师对口支援灾区学校工作,将灾区中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工作作为对口支援的一项重要内容,精心组织实施。辽宁等省(市)已选派200多名骨干教师到对口支援灾区县支教,并为灾区县培训中小学教师5000余人次。北京、上海、重庆市已接受330名对口支援灾区县教师在本地开展相关培训。

 

  ——加强对复课工作的督促检查。教育部多次派员赴地震灾区帮助、督促、指导中小学复课工作,同时通过教育部赴地震灾区挂职工作干部及时了解所在县(市)中小学的复课进展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有关工作的指导。四川等省建立了复课工作督察制度,8月初,省教育厅派出7个工作组分赴灾区县开展复学复课工作的督导检查,近日,四川省政府组织了4个督查组,对灾区复学复课工作进行专项督导。

 



下一篇:教育部采取倾斜措施支持地震灾区教师队伍建设